1.南京股票配资网
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·杜拉斯曾坦言:“如果我不是作家,我可能会成为一名妓女。”她于1914年在当时的法国殖民地越南出生,自小便意识到自己的美貌。15岁时,杜拉斯在码头的一次偶然邂逅中,遇见了来自中国的一位富商李云泰。
年仅15岁的杜拉斯,身处贫困,心灵早熟,渴望爱的滋润,因而她与李云泰之间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包养关系。尽管这段爱情因为种族歧视而以悲剧收场,但对于18岁的杜拉斯来说,这段经历却是铭刻在她心灵深处的烙印。她的成名作《情人》正是从这样的情感源泉中迸发而出。
爱欲与写作,始终是杜拉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。在她多姿多彩的人生旅途中,经历了无数的结婚与离婚,结识了形形色色的情人。到了66岁时,她的情人竟然只有27岁,而即便在她年老色衰之时,这位年轻的爱人依然陪伴在侧,帮助她整理和出版文学作品。她的情人在于爱她那敏锐的才情与永驻的灵魂。
展开剩余66%杜拉斯一生创作了超过60部作品,涵盖小说、散文和戏剧等多个领域,同时她还作为编剧和导演制作了20多部电影。在文学才华和审美认知方面,她始终超越同代人,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光辉。杜拉斯,成为一个在生命尽头依然被爱包围的浪漫女性。
2.
法国哲学家让-雅克·卢梭曾说过:“我把自己视作她的作品。”他的一生充满风流韵事,才智横溢,然而也曾一度沦落至偷盗和流浪,直到他邂逅了华伦夫人,获得了她的支持,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。在不安和期盼交织的心情下,卢梭拜访了这位贵妇人,没想到得到了他一生中最为铭记的温柔款待。
卢梭与华伦夫人之间的关系复杂而深厚,既如母子,又似师徒,情感的深度让两人成为真正的知己。卢梭曾自豪地表示:“我把自己看作是她的作品。”在一起生活的13年中,华伦夫人为卢梭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支持,并倾尽全力教导他宗教、音乐等多方面的知识,无论何时,她总是以温柔而无私的态度,给予他鼓励与支持,成为他低谷时期的坚实依靠。
可以说,若没有华伦夫人,就没有卢梭后来的文学成就,更不会有《忏悔录》、《社会契约论》和《爱弥儿》等享誉世界的经典名作。华伦夫人去世后,卢梭独自开始在贵族文学圈里闯荡,经历过被压抑和受到热捧的双重命运,最终选择隐居山林,过上了与自然为伴的生活,这段隐世时光,使他创作了他最负盛名的作品《忏悔录》。
不知当他回首人生的沉浮,无论是贫穷的往昔还是辉煌的成就,在想到华伦夫人时,心中是否依然会泛起一丝触动与感慨。
End.
发布于: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